沙市区人民法院积极组织干警学习《民法典》

2020-06-02 23:54
来源: 本院
作者: 曹硕    浏览: 1249


    2020年5月28日,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,宣告中国“民法典时代”正式到来。6月1日下午,沙市区人民法院积极组织干警参加“中原法治大讲堂”,本次学习采取线上视频培训的形式,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、院长王轶主讲,学习内容为《民法典》合同编,区法院分管民商事审判工作的院领导及全体民商事审判法官、干警参加。

image.png

    法与时转则治,治与世宜则有功。《民法典》顺应时代发展要求,符合人民群众利益和愿望,体现了对人民生命健康、财产安全、交易便利、人格尊严的尊重和保护,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和现代意义的法典。而合同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,也是鼓励交易、创造财富、维护交易安全与秩序的重要法律,《民法典》1260条法律条文中,合同编占526条,反映出合同编在《民法典》中的重要地位。王轶院长首先从合同编入手,梳理了电子合同、悬赏广告、情势变更、保证合同中保证期限与诉讼时效对接等十项重点内容,对法条内容和立法背景进行释疑。其次,结合新冠肺炎疫情、网购、电商等时事热点问题,对合同的邀约、承诺、生效、履行等方面进行逐一解析,深入阐释了行政许可对合同效力的影响。最后,在线解答了法官在审判实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,对法官更好地适用《民法典》合同编,实现能动司法给予有效指导,增强了法官法理基础和实操能力。

  培训后,干警们展开广泛讨论:“经过听取王轶院长的讲解,使我们深感《民法典》并不是简单的法律汇编,一些法律条文中看似不起眼的变动,却是耗费了专家学者们大量的心思和精力反复思考、多方探索才编纂而成,打通了民事法律体系的‘血脉经络’,实现了对法律条文的‘深加工’,是一部‘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’式的法典,必将深刻影响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。”

  从事民事审判工作多年的李法官难掩激动的心情:“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,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法官,我们要在《民法典》的理解和适用上下功夫,将法治精神贯穿审判执行的各个环节,努力发挥出这部具有中国特色、体现时代特点、反映人民意志的法典的最大效用,也需要每一位公民、每一个民事法律主体参与其中,尊重法律、敬畏规则,使法治中国建设再上新台阶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