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汉风:送别,因公牺牲的好法官杨军!

2020-08-07 00:04
来源: 江汉风
    浏览: 1755

  7月29日,沙市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杨军突然因病去世。大家为一位好法官的离去感到深深的悲痛和惋惜。

image.png

  杨军庭长的办公室还保持着他走时的状态,望着桌上杨军庭长手写的工作安排,可见工作正繁忙而有序地进行着,法官助理肖婷不禁又红了眼眶:“杨庭长最多的时候一天开七八个庭都是有的,经常需要跑到各个地方去开庭,有时候一天要跑好几个地方,因为被告人被羁押在不同的场所。

  随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,沙市区法院刑事审判任务更趋繁重,作为院“扫黑除恶”专项斗争办公室主任,杨军庭长带头办理涉黑涉恶涉众类重大刑事案件,加班加点办理其他各类刑事案件。在连续工作22天后,7月25日,参加完审判委员会会议,研究涉黑案后,杨军庭长倒在了“扫黑除恶”专项斗争一线。

image.png

  提起审判委员会会议后与杨军庭长分别的场景,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袁欣泪如雨下:“会议开完之后我看他还往办公室在走,我说你不走吗,他说还有一个判决书没有写完,要去收个尾”,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别……

image.png

  提及杨军庭长的离世,党组成员、副院长王绍军强忍悲伤,道出不舍:“我感到非常悲痛,太突然了,难以接受,真的心里非常舍不得!

     杨军庭长是沙市区法院办理刑事案件公认的主力军,全市基层法院刑事案件年办案量第一名。近三年,每年结案数均近300件;今年上半年,受疫情影响,实际工作时间不足4个月,他个人审结案件99件,远超他人。

  在有限的工作时间之内,办理如此众多的案件,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但杨军庭长做到了,而支撑他的,正是勤奋敬业的态度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责任感。

image.png

  家里的书房是杨军庭长的另一个“办公室”,几乎每天,他都会坐在电脑前撰写判决书、审阅案件材料。刑事审判庭法官张志浩道出了他的工作状态:“他的工作压力是非常大的,我是2016年底进入刑庭,从那时起我就从来没见他休过年假,他平时就是‘五加二’‘白加黑’。

image.png

  常年加班加点,让他的身体频频亮起红灯。去年的一次庭审中,杨军庭长鼻血如注,染湿了法袍、染红了面前的卷宗,不断涌出的鼻血吓坏了庭上所有人,只得紧急休庭。大家都劝他择日再开庭,但他却简单处理后,坚持完成开庭。

  庭开完了,在众人反复的劝说之下他才去医院做了检查,原来鼻腔里长了一个血管瘤。大家本以为会有段时间看不到他,谁知隔天又见他在办公室研究卷宗,撰写判决书。

image.png

  刑事审判工作的卷宗材料有些非常多,一个案子几十本甚至上百本案卷材料是常有之事,但杨军庭长都会坚持把每一本案卷仔细看完。肖婷说:“厚厚的卷宗材料他都会亲自做阅卷笔录,每一个都是他手写的,写得非常仔细。

  杨军庭长就是以这样一种方式,履职尽责,默默奉献。近5年来,他带领刑庭审结各类刑事案件2570件,依法判处2836名被告人刑罚,切实维护了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。

  一生择一事,一事为公正,这是杨军庭长一辈子的坚持。在杨军庭长的法官生涯中,他始终牢记宗旨、秉公办案、清正廉洁,生平办理近4000起案件,无一错判,无一因裁判不公而被投诉被举报。

image.png

    他还经常教育提醒刑事审判庭的同事要坚守底线,公正办案,他铿锵有力的话语至今仍萦绕在张志浩耳畔:“他经常跟我们说,既然从事司法这个行业,就要对得起国家和人民,面对利益诱惑,我们要坚持自己的底线,不吃别人请的客,不拿别人好处,这样我们才能有底气,公正处理每一个案件。

  面对违法犯罪行为,杨军庭长是铁面法官,但面对同事朋友,他就是和蔼可亲的“老大哥”。回忆与他共事的30年,袁欣说:“他是我很尊敬的大哥,工作上也是我们很尊敬的老师,有时候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有交叉,我搞不懂都会去问他,他都很认真很耐心地跟我翻法律、讲法规,他说没事,搞不定就来找我,我们一起学。
  杨军庭长也有温情的一面,处处体谅同事,经常鼓励年轻人,至今,肖婷还保存着2018年7月杨军庭长写给她的话:肖婷同志,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再加油快加油!肖婷同志,加油加油加油再加油再再加油再再再加油!她说每次遇到困难时看到这两行字,她就会充满力量,可惜她还是加油得太慢了,没有让杨军庭长看到她能独当一面......

image.png

  身为共产党员,杨军庭长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共产党人信念坚定的政治本色;身为法官,杨军庭长以满腔热血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人民司法事业,他的精神必将由一代又一代沙市区法院人继承和发扬,共同为维护公平正义、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、建设法治中国贡献出全部力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