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市法院“三创新”举措 推进“七五”普法工作

2018-07-05 15:44
来源: 研究室
    浏览: 447

沙市区人民法院严格落实“谁执法谁普法”工作责任制,打造了一系列普法亮点,广泛传播法律知识,扎实推进“七五”普法工作,让法律意识走进千家万户,走进每个人的心中。

           一是创新普法宣传新形式:搭设“全民学法”大平台,开展“接地气”普法。打造一支由优秀法官、审判业务骨干组成的法律服务队伍,充分利用“3.8”维权周、宪法活动宣传月等重要节日,在广场、城市社区开展法治宣传活动,发放各类型法治宣传资料,接受群众咨询,提出法律建议,真正做到为群众答疑解难,切实提高法制宣传的针对性;不定期开展庭审观摩和巡回审判等活动,邀请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机关干部和部分群众参加庭审观摩,努力实现“审理案件,宣传法律,教育公民”的普法效果。以最近5月份为例,沙市法院公开庭审3次,总共邀请了近500名公职人员参与旁听,“零距离”接受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,真正变庭审为“课堂”,以典型真实案例“现场授课”,让在场所有旁听人员感受“触电式”的警醒。

DSC_6027.JPG        二是创新普法宣传新载体:运用“互联网+模式”,推行“指尖上”普法。本院通过建设审判流程、裁判文书、执行信息三大公开平台,配备室外LED电子显示屏,安装触控查询系统等渠道,集中展示立案条件、立案流程、诉讼须知,公布法院工作动态、开庭公告、直播庭审、曝光被执行人信息,让人民群众“零距离”接触司法。同时,在法院公众微信号、官网网站上同步更新法律信息,开展对《宪法》、《环境保护法》等重点法律法规及身边典型案例的宣传解读,最新法治新闻、重大决策、政策的适时推送,传播互联网“法治好声音”。还与今日头条、荆州日报、江汉商报等本地媒体联系密切,实时编发审判动态、重大典型案件编报等,充分引导社会正能量,为公众开辟更加快捷、便利的学法渠道。


  三是创新普法宣传新途径:打造“沙市法院”品牌,实现“特色化”普法。沙市法院今年特建立诉调对接中心,配备专人从事诉前、诉中调解及委派、委托调解对接工作,立案庭相关人员深入各街办、乡镇社区的人民调解组织、专业调解组织,与其相关负责人建立固定对接关系,并将写有法院诉调人员联系方式的宣传栏挂墙,以便及时联系、问题回馈。同时,为了抓好青少年、广大村民普法教育工作,本院通过举办法制讲座、普法进学校、送法下乡等方式积极进行法制知识宣传,切实引导群众主体学法、懂法、守法,如4月25日,由院党组成员、副院长王绍军带队的普法分队来到观音垱镇丫角小学以“法律就在身边为主题”,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、身边典型案例等方式,教育引导学生们遵纪守法,使学生们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有了极大的提高。5月21日,法院干警来到沙市区锣场镇向湖村开展“送法下乡”活动,干警们纷纷运用各自业务知识和工作经验,为村民们在农村邻里纠纷、土地确认、交通事故、医疗社保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提供法律援助和政策指导。不仅如此,法院内部还将普法工作和扶贫工作、执行工作相结合,如加强执行工作宣传,营造诚信守法的舆论氛围,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曝光力度,对拒不执行法院判决、裁定的被执行人充分运用网络、电视、等媒体曝光,营造尊重法律权威、自觉履行生效判决的舆论氛围等。